“書記,現在所有商家都停了,送餐人員進不來。”清源街道西寶社區黨支部書記接到這個電話后正在犯愁。疫情期間,所有飯店都停業了,可是,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的一日三餐怎么辦呢?
社區熱心居民志愿者蔡秀華聽到這個消息,馬上趕到社區,找到社區書記。“書記,前線工作我幫不了什么忙,煮飯炒菜我能行,工作人員的工作餐我來負責烹飪,您不用擔心。”蔡秀華說道。她連夜聯系轄區十幾個姐妹伴,王淑媛、傅愛治、康招群、王培蓮、吳雪玲、李美揚、朱秀鳳、楊罕、李玉英、康秀芬、傅遠治等人一起商量對策。
王淑媛家里有四個小孫子,平時在家帶孩子,熱心的她第一個報名,參與防疫一線后廚工作。商議后,她們一拍即合,馬上分工負責。蔡秀華負責每天食材的采購,凌晨0-3點去批發市場采購新鮮食材,王淑媛則負責每天的掌勺工作。有時候做區域核酸檢測,每頓要準備將近90多份的飯菜,她作為家庭主婦,從來沒煮過這么大分量的飯菜,這時候她說:“我是趕鴨子上架,社區工作人員這么辛苦,就怕他們吃的不好。”其他成員則是每天幫忙洗菜、切菜、分餐、配菜。就這樣,這個“最美夕陽紅后廚”熱熱鬧鬧地開火了。
西寶社區共有7個封控點、5個核酸檢測采樣點,由此工作人員吃上了香噴噴、熱騰騰的飯菜。有人問他們:“你們這么辛苦,是不是有工資?”阿姨們回答道:“社區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在抗疫一線和時間賽跑,那么辛苦,我們能為抗疫出自己的一點力量,保障他們的三餐,我們覺得很榮幸。”
社區工作人員前線抗疫,夕陽紅愛心廚房的志愿者阿姨們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,她們把“后廚”當作抗擊疫情的前線,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貢獻一份力量。